隨著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釋放新信號,海洋經濟的發展有望再次提速。
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問題。關于海洋經濟,會議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向海圖強之路。
分析人士指出,會后新聞稿有三個值得注意的點:一是強化頂層設計與資本引導,明確加大財政、金融政策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海洋經濟,推動海洋產業與金融深度融合;二是明確科技自主創新為核心,要求突破深海關鍵技術,培育海洋科技領軍企業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重點發展海上風電、海洋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新興領域;三是強調“人海和諧”,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接續實施重點海域綜合治理,積極推進海域分層立體利用,探索開展海洋碳匯核算。
“此次會議將海洋經濟置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位置,這是繼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后,中央再次對海洋經濟作出重要部署。預計相關配套政策將加快出臺,帶動海洋經濟產業結構向高端化、多元化發展。”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章俊在研報中表示。
表:歷年國家層面海洋經濟文件
資料來源: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制圖:界面新聞
新質未來研究院院長張奧平對界面新聞表示,海洋經濟是近年來國家戰略驅動的確定性市場機遇方向,已經連續多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
今年以來,我國沿海省份紛紛表示要加快海洋經濟布局。比如,浙江省明確,2025年要力爭實現海洋經濟領域項目投資2200億元以上,其中包括力爭推進強港重大項目120個、投資600億元以上;全國海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省發布《廣東省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條例》,不僅為打造高水平的“海上新廣東”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更釋放了廣東加大力度支持涉海企業發展的積極信號。
表:今年各地出臺的相關政策梳理
資料來源:國金證券研究院 制圖:界面新聞
海洋經濟正在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24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達到105438億元,同比增長5.9%,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7.8%,增速高于GDP增速0.9個百分點,對GDP的拉動作用高達11.5%。
今年一季度,國內海洋生產總值為2.5萬億元,同比增長5.7%,繼續高于GDP增速0.3個百分點。
分析師表示,目前恐怕很難再找到一個能有如此龐大體量的、并且還能跑贏經濟平均增速的產業。
與此同時,海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傳統產業如漁業、船舶、油氣、交通、旅游等持續發展,新興產業如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海洋電力等也快速崛起。
國金證券在一份長達67頁的報告中指出,2024年1-11月,沿海地區水運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07億元,同比增長6.7%,比同期全部固定資產投資高出3.4個百分點。2024年,新一輪全球造船市場上升周期階段,我國船企發揮競爭優勢,實現油、散、集、氣4大主力船型訂單批量承接,船舶產品出口到19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金額同比增長58.7%。2024年,全國郵輪母港累計客流量192.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超10倍,成為海洋旅游的重要增長點。此外,2024年,廣東、山東、江蘇等沿海地區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5.8%、12.0%、11.5%,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等沿海城市旅游熱度全年保持高位。
章俊指出,我國海洋經濟優勢顯著,發展勁頭強勢,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我國海洋產業門類齊全、制造基礎雄厚、市場潛力巨大,其中海洋第二產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的35%,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國際市場份額連續7年保持全球首位。其次是我國深海技術日益成熟,深海產業迎來跨越式發展期,2024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中,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海葵一號”、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臺“海基二號”等多項裝備涉及深海科技領域。第三,海洋經濟的區域帶動效應日益顯著。山東、廣東、海南等沿海主要省份積極推動海洋經濟發展形成多個標桿樣本。
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有分析師指出,本輪政策所覆蓋的投資方向包括海洋科技、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與醫藥、海洋文旅和物流等領域。在海洋科技板塊,建議重點關注深海材料、深海裝備、深海信息化三大核心領域。
“海洋經濟的產業鏈非常清晰,這將是一個規模大、周期長、跨度廣的全新優質賽道。”開源證券一名分析師向界面記者表示。
章俊認為,本次會議傳遞出非常清晰的“科技興海”信號。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等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先進技術將不斷滲透和應用于海洋產業,為海洋經濟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和創新動力。
“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工程裝備、高精度海洋探測設備、智能航運等產業都將迎來廣闊發展機遇。同時,也會大力推動傳統海洋產業改造升級,漁業、航運、船舶制造以及部分化工領域將加速向智能化邁進。”章俊說。
2024年,自然資源部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專門發布“中國海洋經濟股票價格指數”(932056),目前共有成分股211只。據《市值觀察》統計,目前211只成分股的總市值已超8.5萬億元。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