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藝
算力硬件龍頭工業富聯(601138.SH)兩大主營業務同步爆發,上半年業績超出市場預期,大賺約120億元。
受業績利好影響,工業富聯7月8日股價高開高走,放量漲停,這是這家超5000億市值巨頭近四個交易日斬獲的第二個漲停板。
業績高增長能否延續?工業富聯證券部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具體見公告。工業富聯董事長、總經理鄭弘孟明確表示,從客戶訂單能見度及需求來看,“全年訂單增長十分強勁”。
財報發布后,多家券商火速評級,并上調業績預期。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過半機構預計工業富聯全年凈利潤有望突破300億元。
然而,業績狂歡背后,三大風險指標仍懸頂。激增的存貨、驟降的現金流以及毛利率創新低后會否止跌,這些都需要在工業富聯的中報中找到答案。
三大產品帶飛業績
工業富聯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19.58億元至121.58億元,同比上升36.84%到39.12%。
其中二季度增速遠優于一季度。工業富聯預計二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67.27億元至69.27億元,同比增長47.72%到52.11%。
界面新聞發現,工業富聯的業績由三大核心產品拉動——AI服務器、云服務商服務器和800G交換機。
工業富聯旗下有著三大主營業務,分別為云計算、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營收占比不足0.5%,公司業績主要看另兩大業務,然而,業務結構近兩年有所變化。

?

首先,云計算業務上升為第一大業務。
此前,云計算業務占比在四成左右。隨著AI需求的爆發,公司云計算業務在2024年大增超60%至3,193.77億元,業務占比一舉超過半壁江山,來到了52.43%。
今年上半年,云計算業務繼續高增。“公司云計算業務在二季度實現高速增長,整體板塊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50%。”工業富聯表示。
界面新聞記者由此推斷,云計算業務于公司營收的占比還在繼續上升。
這一業務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產品結構優化,產品量產加速爬坡,客戶對AI數據中心Hyper-scale AI機柜產品需求不斷增加。
具體產品上,AI服務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60%,云服務商服務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5倍。
這兩項高增產品增速與去年表現相比又有差異。去年AI服務器營業收入增速為超150%,云服務商服務器營業收入增速為超80%。
“先進AI算力的GPU模塊及GPU算力板等產品的出貨,在第二季實現顯著增長。”工業富聯指出。
其次,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出現新增長點。
這一業務在去年表現平平,營收增幅只有3.20%,營收占比從過往的58%左右降至47%左右。
業績預告中,工業富聯用“穩健增長”來形容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業務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可見增速依然不及云計算業務。不過,二季度出現新亮點。
高速交換機方面,去年工業富聯800G交換機今年上半年爆發式增長,僅二季度單季的營業收入便達到了2024全年的3倍。這一產品去年才陸續開始出貨。
800G交換機的需求由AI大模型訓練需求增長而來。市場對算力基礎設施網絡帶寬與傳輸速率的需求快速提升,數據流量的增長使得交換器市場從100G/200G過渡到400G/800G的產品,后續還將邁向1.6T產品。
根據第三方機構Dell'Oro Group預測,2025年800G交換機端口將有望超越400G成為主流配置。
存貨、現金流、毛利率三大警報拉響
界面新聞注意到,在優秀業績的背后,工業富聯有幾大風險值得投資者注意。
首先,存貨激增埋下隱患。
在公司主營業務高速增長的同時,存貨同步上升存在其合理性,不過工業富聯今年存貨上升的速度過快。
截至2023年末,工業富聯存貨為766.83億元,2024年末為852.66億元,一年才上升不到90億元。但到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貨大幅上升至1,199.7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47.11億元,增幅超過40%。
若存貨未能及時消化,或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現金流表現。

其次,經營性現金流驟降。
今年一季度業績已是工業富聯史上同期最佳表現,一季度歸母凈利潤首次超過50億元。但現金流表現卻不達預期,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只有12.99億元,2023年和2024年同期為208.44億元和52.05億元。
二季度這一指標會否改善,值得關注。
再次,銷售毛利率跌破7%創新低。
在營收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工業富聯也面臨著激烈競爭,銷售毛利率逐年下滑趨勢十分明顯。
尤其是2025年一季度,公司銷售毛利率已下破7%,到6.73%,為上市以來新低。二季度公司銷售毛利率能否止跌呢?
就中高端產品出貨率上升后,毛利率水平是否改善一事,界面新聞向工業富聯提問,相關人士未有回應。

此外,客戶集中度過高,也或將成為公司的一大隱患。
工業富聯下游行業的市場集中度高,直接導致公司客戶集中度高。在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戶的營收占比高達65.19%。
今年這一趨勢未有緩解。工業富聯在業績預告公告中提到,“公司在主要客戶中的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這種份額的提升是一把雙刃劍,客戶業績高增時可同步成長;若未來主要客戶需求下降,或在競爭之下訂單流失,或將直接影響公司業績表現。
需求“3-5年內強度不會減弱”
高增長過后,工業富聯下半年業績會趨勢延續嗎?這與市場需求和自身的產能供給兩大因素相關。
行業需求方面,自聚焦AI以來,工業富聯的業績便與AI行業的發展綁定。自2024年下半年開始,云計算巨頭加大云和AI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全球前四大云服務商公布的2025年預計資本支出已超過3,200億美元,同比皆有兩位數以上增長。
微軟預期2025財年投入總計800億美元用于AI基礎設施,目標在2026年前將AI訓練算力提升5倍;谷歌預計2025年將投資約75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亞馬遜預計2025年資本支出約為105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將用于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支出。
在日前的業績說明會上,工業富聯董事長、總經理鄭弘孟表示,中美云廠商仍在激烈的競爭中全力布局,參與“算力競賽”。云廠商的CAPEX(資本支出)必然會保持一定的強度和持續性的增長,其斷言“預計未來3-5年內強度不會減弱”。
鄭弘孟還透露,從客戶訂單能見度及需求來看,“全年訂單增長十分強勁”。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測,全球生成式AI市場規模預計從2023年的150億美元增長到2027年的1,5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86%。
因此,AI發展土壤未發生變化的前提下,工業富聯年內的增長或有保證。
產能方面,工業富聯能否跟上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呢?
“公司全球化產能布局完善,在中國大陸、美國、墨西哥、歐洲等多個國家地區有布局。”鄭弘孟表示。
工業富聯在中國大陸的投資占比最高,在深圳、鄭州、杭州、贛州、紹興等地都有布局。
在建產能主要以云計算為主。2024年年報顯示,工業富聯期末在建余額31.73億元,較期初增加了6.65億元。增加的部分主要在云計算業務,其在建公司由10.62億元增加至19.84億元。
AI算力相關產品均迭代較快。具體產品上,下半年還需要重點關注工業富聯新品迭代進度,包括GB200的出貨情況,GB300產品何時量產交付,1.6T的高速交換機訂單何時起量等。這些均可能成為工業富聯的下一個爆點。
國海證券劉熹稱,目前鴻海最新一代GB300服務器已在測試中,有望下半年出貨。由于GB200與GB300構架相似,鴻海預期GB300量產爬坡進展將較前代順利。
鄭弘孟表示,系統級機柜可以實現大規模出貨,“預計未來幾季出貨量將持續增長,一季優于一季。”
“可以確定的是,AI算力需求必然迎來更為迅猛的增長,這將為工業富聯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鄭弘孟表示。
此外,界面新聞由過往數據可見,工業富聯業績有著明顯的季度特征,全年業績呈逐季遞增趨勢。如無意外,公司下半年業績將好于上半年,全年業績或創歷史新高。

機構近日紛紛對工業富聯也給出樂觀預期。
群益證券分析師朱吉翔認為,長期來看,工業富聯在工業互聯網、5G、AI等領域優勢明顯。得益于海外AI投資的快速推進,公司業績增速有望持續提高。預計公司2025年歸母凈利潤為297億元。
平安證券預計工業富聯年內歸母凈利潤為292.10億元。
還有不少機構給出超過300億元的業績預測。
信達證券分析師莫文宇預計工業富聯2025年歸母凈利潤為303.94億元。
“我們看好公司下半年延續快速成長趨勢,上調2025年歸母凈利潤預期至303億,上調目標價至35.6元,維持買入評級。”華泰證券研報認為。
華創證券也上調了業績預期,將工業富聯2025年歸母凈利潤由原來的預計282.34億元上調至300.35億元。
二級市場上,工業富聯股價近期大漲后,已接近歷史高位,并有突破之勢。同時,公司股價已超過了20元/股的本輪回購價上限。
工業富聯過去三年累計回購近17億元。2025年4月,公司再次提出5億至10億元的回購計劃。截至7月3日,公司已累計回購1.47億元,回購769.74萬股。工業富聯若要再開啟回購,則要上調回購價格上限。
工業富聯能否如機構預期般達成300億全年凈利潤的目標呢,還需要時間驗證。

?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